潮起潮落,遷出遷入,在個人微小的生命史裡,不小心同步了「潮池流轉」的意象。兩個月前,我決定出走了。繼日本軍隊與國軍軍眷之後,也終於成為了黃埔新村第三批的遷出者。搬離了黃埔新村,也退出聯合展演核心團隊。
重新踏回黃埔新村是煎熬的,要踏入聯展的場地也需要勇氣。昨日參與了「誰的眷村文化保存?談公民參與的困境與展望」座談會,身體的記憶被共振,最後與會者們的談話,句句都扣入心裡。我不住在黃埔新村了,但這裡的回憶與歸屬感,又該放置在哪裡呢?潮水在我身上拍來打去,黃課長客氣的發言姿態,啪一聲打在我臉上,像是面對撼動不了的浪潮。當下覺得唯一能做的,只有奮力爬上礁岩大聲喝止亂丟垃圾的人,來捍衛這一片不知道是不是屬於我的家園。
今日是展演的最後一天,也是欣賞作品的最後機會。幸運地挑到了好時機,展場只有我一人,沒有他人干擾,能夠很靜也很近地和創作者對話,決定從最裡面開始。
![]() |
Seema在打包行李的畫面,大哭之餘 趕緊拿起手機記錄這一刻。 |
![]() |
據說,展演初期是把旗艦毫宅內部空間投影在 大螢幕上,誠正國小的小朋友因此玩樂得很開 心。可惜因為展場設計,最後改成投影影片。 |
第二件作品「旗艦毫宅」,我看完就心動了,很想住進旗艦毫宅。在高雄市核心產業的基改中心高級地段,住進號稱能獲得愉悅與平靜,擁有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所設計出來的高科技自然建築,搭配身體、瑜伽、禪修生活法的教學課程,只要花很少的錢,就可以擁有非洲大蝸牛般的快樂生活。是跨時代、跨領域,具有指標性的綠色建築快樂毫宅。如果你看完也跟我一樣有以上的想法,有個忠告,請務必好好審視你所接觸的媒體,也請盡量少看廣告。說實話,這真是一部很棒的影片,真希望這個作品能有機會上大螢幕,如果你也想看,或是看過內心底層深受招喚,請一起敲碗讓秀穎、凌宇申請影展!好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住進旗艦毫宅,享受底層生活的榮耀光感!
![]() |
嗨,Hubben你在這裡。 |
![]() |
磚牆與剝落的磁磚毫無違和 |
![]() |
畫作擺放位置與背景都細心安排 |
![]() |
看到這個畫面,就好像聽見大蚊子在我腳邊。 |
第五件作品「黃埔話畫」紀錄片,就在一進去的客廳,用大電視螢幕播放著。幾度經過看到自己的臉出現在畫面裡,都有點沒辦法決定看這個作品。最後,還是坐了下來,一邊寫著問卷,一邊用餘光偷看畫面(其實是超想看的,有點像是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親嘴畫面,就會用手把眼睛遮起來,從指尖縫隙偷看的感覺)。試著把自己的不安放開,好好看內容,才發現這部紀錄片真是有趣!因為透過跟拍,才可以捕捉記錄到孩子自然的對話,過程裡都可以察覺「黃埔新村」和「蚊子」在孩子心中的真實感覺。屋子裡面沒住人,是不是住了鬼?被白線斑紋叮到,完蛋了會死掉。生命總是會經歷一些過程,有些事情,我們過去不懂的,現在懂了;而我們現在還不了解的,或許未來有一天會明白。也有一些事情,不小心就被記錄下來了,等到未來有機會再回頭看,我們還能從中看見什麼嗎?
最後,是阿茶的廁所漫畫。一個隱身在日常裡的小人物出場姿態,看似難登大雅之堂而委身在馬桶邊,但其實是要塞進你的視線裡。女神也要大便,看展便意來了,憋也憋不住。再怎麼華麗的外表下,其實也需要基本的生存。不知是不是刻意把字放小的「難看」,就在醞釀大便的時光裡,字再怎麼小,也會成為心靈撫慰的依賴。這個把大家拉近廁所的動作,凸顯了堂堂大理論、大政策的背後,常常像是要故意忘記你一樣,忽略住民的日常。強烈的怒吼,很有阿茶特色。從廁所到論壇,從拿紙巾到拿麥克風,都是生命風格的展現,體內的不甘與怒火,轉為行動的力量,想說的話就要說,渾然天成。
![]() |
黃埔話畫的大螢幕有小朋友童趣真實的對話。 |
![]() |
大便與廁紙; 政策與公民。 |
看完展,深呼吸了一下,調整狀態。能夠在黃埔有這個展演,真的非常難得。天時、地利、人合,僅此一檔,以後也不會再有了。就算整個展覽搬到其他地方,也會和此刻的感受很不一樣。雖然覺得每一部作品都很棒,很值得讓更多人看到,但內心也清楚,這麼完美的搭配已經結束了,今天是最後一天。人生不也是這樣,潮起潮落,生命就是由各種畢業典禮集合而成,每一刻都是獨特,每一個場景都不可能再現。黃埔如此,以住代護亦然。珍惜此刻激盪的火花、共創的美麗,未來我們再相遇,會有新的風景。
此篇,獻給我所愛的夥伴們 <3
p.s. 也感謝激動王温思妮的擁抱,寫這篇的勇氣也有妳給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